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wift 花园」
认识论 (Epistemology)
在把假说 - 演绎法作为获取世界知识的最佳途径之前。第一个问题是:现实的本性?什么是现实?什么存在?因此,我们首先要问,获得的知识到底是关于什么的知识。解决这类问题的哲学领域叫做 本体论 (ontology) —— 对存在的研究。第二个问题涉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假设的确有一个现实:原则上是可知的,那么我们能获取哪些现实的知识?怎么获取?哲学领域中考虑这类问题的叫 认识论 (epistemology) —— 认识的研究或理论。
我们从后一个问题开始讲。假设有一个可知的现实,我们如何来获取知识。有很多不同的认识论观点,我们这里讨论两个最重要的观点。
第一个是 理性主义 (rationalism) 。理性主义者认为知识通过理性获得,用我们大脑的逻辑和理性思维能力,可以推断世界的真理,而无需借助经验。
哲学家柏拉图和笛卡尔结合了理性主义和其他观点,认为至少某些自然结构的抽象概念是天生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就是说,我们的大脑能轻易理解这些概念,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只要用推理回忆或辨识即可。
经验主义 (Empiricism) 反对这一观点,经验主义者认为感官经验才是最主要方式。一些绝对经验主义者甚至认为,这是获取世界知识的唯一方式。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第一个经验主义者,他认为关于自然的基本真理来自感官经验。我们可以通过演绎推理获取更多知识,但观察是所有知识的基础。亚里士多德不相信天赋观念 (innate ideas) 。其实,他创造了 “白板” 这个词,指出每个人生下来就是一块白板。我们的知识并不是预先确定的,大脑可以接受任何概念。
当然,亚里士多德不是激进的经验主义者。他不反对理性思维加入进来,他也不反对用一些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的概念。
我觉得伽利略算是温和的经验主义者。他很注重观察法和实验法,但他也极度依赖逻辑推理。伽利略有句名言 “自然之书以数学语言写就”。他完全不排斥运用思想实验,也在他的假说中引入不可观测的性质。
后来的经验主义者如培根,尤其是休谟和逻辑实证主义者,都是绝对经验主义者,坚信只有感官经验才能获得世界的真知。他们认为建立在无法被直接观测的共相上的论断没有意义。
现代的经验主义就是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主义。它强调感官经验在归纳法和演绎法中都有作用,但它也允许理论术语存在,对应不能直接观测的实体。建构经验主义的目标是提出实证上恰当的解释,只要它表述的世界与观测到的一致,即可被接受。建构经验主义者会说因为存在不可观测的性质,真假无法判断。这承认了知识是暂时的,因为未来总存在发现新的反例的可能。
本体论 (Ontology)
我们来说说本体论 (ontology) 即现实的本质是什么。
有很多对立的观点。在深入各种哲学观点之前,我先来解释这些观点里两个主要区别。第一点,现实是否独立存在于人类思想之外。当我们感知世间万物,它们真的脱离我们而真实存在吗?或者只是我们思想构建的心理表征,只能说存在于我们的思想。第二点是关于本体状态的殊相 (particular) 和共相 (universal)。殊相是指具体实例或能观察到属性的事件;共相或者说不可观察的性质,就是指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普遍性质。
我们来举个例子,爱是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普遍性质,但能通过行为表达或具现。因此当我家猫爬上我的膝盖打个小盹,这就是爱这个共相的具体实例。重力是另一个不可观察的共相,重力可用具体实例来表现。例如,当我打翻猫食盆,它就会掉在地上。
我们来看一下不同的本体论观点,看看他们对殊相和共相问题,以及对现实是外部存在还是仅存于思想内的看法。
唯心主义 (Idealism) 哲学观认为我们感知的现实完全存在于脑内。在我们精神世界感知到之前,外部物质世界的存在与我们无关。现实其实是精神世界的映射,重力和爱是存在的,但仅在我们的思想里,与之相关的具体实例也是如此。唯心主义者会说:猫睡在我膝上,以及碗掉在地上,这都是你想出来的。
对唯心主义而言,共相或不可观察的性质,它们是否真的在外部独立存在无关紧要。因为他们认为殊相和共相都是存在的,但都是精神世界的映射。
和唯心主义相对的是唯物主义 (Materialism) 。唯物主义认为思想世界外有独立存在的世界,唯物主义还认为一切由独立的物质世界构成。这就是说一切都是实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我们的意识、情绪和思想,这些是我们大脑和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副产品。
和唯心主义刚好相反,这是物质对精神。唯物主义只关注世界的物质组成,和唯心主义类似,它并不关心如何区分殊相和共相。
现实主义 (Realism) 又有所不同,就像唯物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坚持外部现实世界独立于人类思想存在,但现实主义者还坚持,像爱和重力这种共相是真实的,其存在形式取决于现实主义的类型。柏拉图式的现实主义认为像重力、爱这种共相,真的存在但我们观察不到,其位于一个独立的抽象位面。科学现实主义则更温和,它认为把共相用于现象观察能得到坚实可靠的主张。
在科学现实主义中,像爱和重力这种共相,和可观察的殊相位于同样的本体状态。之所以能假设不可测性的存在,是因为其对构造成功的科学主张有用且经常很必需。
最后是唯名论 (名义主义,Nominalism) 。这个观点在共相方面与现实主义完全对立,它承认现实独立于人类思想存在,但否认共相的存在。唯名论认为没有重力或爱这回事儿,只有掉落的物品以及经常在你膝盖打呼噜的猫。根据唯名论,我们用重力和爱这些术语,只因为能帮助理解世界,但共相不是真实存在的。
方法 (Approaches)
至今为止我讲到的科学方法的发展,主要在自然科学领域。物理学 physics、天文学 astronomy、生物学 biology,但在 19 世纪下半叶, 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这段时期,人们又重拾了现实主义的本体论观点,即假设物质世界是真实的,我们感知的是外部世界,是独立于我们思想存在的。
认识论的观点越来越实证主义 (positivistic) ,这意味着科学家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有关世界本质的知识。这种现实实证观点大多应用于自然现象方面,但随着社会科学发展并成为独特的科学领域,问题来了:现实主义观点是否适用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现象呢?
根据 客观主义 (objectivism) 的观点,现实主义本体论立场确实适用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现象,比如智力和社会凝聚力是外部的、独立的性质,是独立于我们的心理表征的。
客观主义可以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做对比。
根据建构主义,社会现象的本质取决于所涉及的社会角色。这意味着现实不是独立和外在的,而被认为是基于观察者和情境的心理建构。比如,快乐或女性气质这些属性不是外在的,不是永恒的,也不能被客观定义。要如何看待这些属性以及它们的意义,取决于观察者的文化背景、社会族群及特定的历史时期。那么,如果心理现实和社会现实是建构的、主观的、难以捉摸的,我们如何了解它呢?怎样的认识论立场适合建构主义的本体论立场?
事实上,有一组互相联系的观念,统称为 解释主义 (interpretivism) 。解释主义的观点都假设研究者关于社会现象的经历或观察,可能与这些社会现象亲历者的经历大相径庭。所以重点应该放在参与者的角度来解读现象。
我想讲的三个解释主义观点是 解释学 (hermeneutics) 、 现象学 (phenomenology) 和 诠释社会学 (verstehen) ,它们在如何获得心理学和社会现实的理解上有些微差别。
先来看看解释学。这个术语来自神学,是关于解读经文。解释学旨在通过解读人们在社会情境下的行为 来解释社会现象。研究者需要将情境纳入考量,并试着理解人们如何看待这世界,以此来理解他们的行为。
现象学与解释学密切相关。它的首要前提是人不是无生命的对象,他们会思考和感知周遭的世界,而这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为了理解他们的行为,就需要调查他们给自己所经历的现象赋予的意义。这意味着调查人们如何从自身的角度探究世界。要切身了解他人对自己经历的理解,研究者需要尽可能地消除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
诠释社会学是第三种解释主义观点,它与解释学和现象学有紧密联系。诠释社会学主要与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相关。诠释社会学是指对社会现象的移情理解。研究者需要站在研究对象的立场,来解读他们如何看待世界,只有这样研究者才能解释他们的行为。比如,如果欧洲研究者想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亚马逊部落中探究快乐。他们需要站在部落的角度,考虑到部落的社会情境。对部落来说,或许集体比个人更重要,这可能意味着快乐被认为是一种集体属性,甚至根本不适用于个人。现在,为了理解这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研究者需要将自己沉浸在他们研究的人或族群的文化中。
当然,建构解释主义的观点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有分层解读的问题 —— 研究者的解读;研究对象的解读;而将发现放进一个框架或关联一个理论时,又进行了解读。每多一层解读,就增大了误解的机会。第二个更严重的问题是结果缺乏可比性。在我们的例子中,快乐是主观的,在不同的文化中意义不同。我们不能就这么进行比较。这意味着我们永远无法提出普适解释或理论,而仅仅适用于特定人群或特定时段。第三个问题是参考系的不同。如果参考系与研究者相去甚远,研究者就很难站在研究对象的立场上,从而甚至难以发现社会情境中的相关方面。
建构 - 解释主义的观点常与科学的定性方法有关。换言之,观察是通过非结构化访谈或参与性观察进行的,而研究者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数据来源于一个或少数几个研究对象,通过解读文本或录制的素材对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反之,客观 - 实证观点于定量研究方法相关。得到的观察结果可以被计数或测量,所以多个研究对象的数据可以整合在一起,选取的研究对象代表更大的人群,或许可以支持一个普适解释。而且数据用量化统计手段来分析。
尽管定性方法通常与建构主义的科学观点相关,而定量方法与客观主义观点相关,这并不是限制我们仅使用定性或定量方法的理由。两种方法都各有优劣。对有些研究问题来说,定性方法更好;其他情况下 定量方法可能更合适。事实上,将两种方法互补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越来越受到欢迎。
目标
当然最后,科学的总体目标是获得知识,但可以分为更多具体的目标,区分目标的方式有获取知识的类型以及获取知识的目的。
普遍性研究 (universalistic research) 试图提供能广泛使用的解释。
例如,假设玩暴力电脑游戏会导致攻击行为。这与具体游戏或特定玩家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假定的是玩暴力游戏和攻击性间的相关性,这适用于任何暴力游戏,如 GTA 、使命召唤等等;我们还假设相关性适用于男性和女性,任何年龄、任何文化背景的人。
普遍性研究致力描述或解释的现象,能用于所有人、所有群体或社会。
科学方法也能用于特殊性研究。特殊性研究致力描述或解释发生在特定环境下的现象,或者涉及特定群体。
例如,在荷兰将法定饮酒年龄从 16 岁升至 18 岁后,我们能调查荷兰青年酒精中毒住院人数的变化。关键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群体内调查影响的大小。不要指望在不同国家或十年里再次改变饮酒年龄会有同样结果。所以研究目的既可以是普遍性的,也可以是特殊性的。说得简短些就是:可获得普遍性或特定的知识。
基础研究 (fundamental research) 和 应用研究 (applied research) 间关系很近,重叠度很高。
应用研究为了直接解决问题,其开发和应用知识是为了提高人类福祉。假设我们想帮助抑郁人群,我们认为抑郁是孤独造成的。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项目,目的是减少孤独感以降低抑郁程度。我们让孤独抑郁的人去养只猫,来观察是否真的由于不再孤独降低了抑郁程度。
基础研究相较于应用研究旨在获取知识,就是为了增进了解。基础研究的唯一目的是加深了解身边的世界,不需要能立即应用和接解决问题。例如,调查孤独和抑郁间的相关性,用大规模调查来看是否越感觉孤独的人越抑郁,反之亦然。这里是为了揭示孤独和抑郁间的相关性。也许我们想看看是否男性女性都有这种相关性,不同文化和年龄也有这种相关性。但注意,我们不关心如何治疗抑郁,这里的目的更多的是了解相关性,不是帮助抑郁人群。
大多数基础研究是普遍性研究,但有时候基础研究也会是特殊性研究。例如,在非常特定的情形下的研究。好比我们调查玩暴力游戏和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就在阿姆斯特丹特定的初犯少年犯群体中,他们都来自权贵阶级。在玩暴力游戏和攻击行为相关性方面,这个非常特定的问题群体能提供有趣的新见解。注意,我们不观察该群体如何改造或不再犯罪。
应用研究常是特殊性研究,旨在特定环境、特定群体中解决问题,但它也可以是普遍性的研究。以养猫来减少抑郁的研究为例,我们可以扩展这项应用研究,比较照顾友善易交流的猫和拒绝接触的猫的人群。这会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找到何种治疗有效,但这也加入了普遍性元素,我们还可以调查它对孤独的意义。仅仅有个活物存在就够了吗?还是需要有互动?很多时候,应用研究的结果会产生新的见解,这些见解会和介入或治疗相关,但它们也会提供基础的知识。
因此,两种研究类型会互相增强。